“老賴”想賣房?沒門!賬戶上的錢想偷偷轉走?看誰快!記者日前從綿陽市中院獲悉,為了破解財產查控難,綿陽將爭取在年底前初步建成“天平”執行聯動查控網絡,以期實現全方位及時查控被執行人的財產。屆時,“老賴”的房子、車子、存款、工商、稅務等信息,都逃不過“法眼”。
傳統模式常常遇阻 甚至安全受威脅
據了解,為加大對被執行人財產的查控力度,綿陽兩級法院利用與工商、稅務、房管、車管、銀行等部門的聯動機制,實現了被執行人銀行賬戶全國查控,工商、社保、征信、車輛等14類信息全省查控。但目前而言,僅有銀行存款信息能通過網絡平臺直接查詢,房子、車子等信息,還需要執行法官親自前往相應部門查詢,費時費力。
綿陽中院執行局執行三庭法官鐘海燕告訴記者,網上查控目前還基本限于“查”,很難做到直接去“控”,比如通過網上系統查到被執行人的存款信息,卻難以做到直接劃扣或凍結,執行法官還得跑一趟銀行。“這頭你去查,那頭就通知人家轉錢。”執行三庭執行法官胡小兵說,他還曾遇到過銀行不配合的情況,一些銀行為了維護客戶關系,給執行工作造成阻力。
而執行法官到實地去查封被執行人的財產時,有時還會被恐嚇,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脅。
“天平”系統查詢和控制 都在網上完成
綿陽中院執行局副局長黃順表示,傳統的既耗費人力又耗費財力、時間等資源的執行模式,與現實的工作需要已經存在一定的差距。目前,最高院和廣東省高院也在積極地進行探索。而綿陽希望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初步建成綿陽“天平”執行聯動查控網絡,完善與工商、稅務、房管、車管、銀行等部門的聯動機制,實現對被執行人身份信息、財產的查詢和控制在網上完成。
黃順表示,“天平”系統既要發揮網上查控的功能,還要有流程管理和執行工作的實時監督功能。而聯動水平的提高,需要以立法或決議等形式制度化,解決聯動不夠、隨意性等問題。
房子賣不了,原來是“老賴”
2016年4月,范某轉讓其位于涪城區區新塘鎮的一套房屋,涪城區區國土規劃局在對其進行前置信用核查后,不僅不予辦理房屋過戶手續,還向法院通報了相關情況。
原來,按揭購車的范某曾因逾期還款被起訴。2011年,海珠法院判決其應償還本息12萬余元。執行過程中,未發現可供執行財產,執行一度陷入僵局,此后范某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。今年4月,該案出現轉機,按照法院與政府部門、金融機構等協調建立的信用核查前置機制,涪城區國土規劃局向海珠法院發來《關于失信被執行人處分房產的函》,通報了范某的情況。收到函后,執行法官立即行動,找到消失已久的范某。面對現實,范某悔不當初,主動履行了部分債務。
轉載自信息時報
微信號:15281640322
聯系人:王經理